为什么去游学?怎么度过留学期?异国他乡的学习是孤独的个人奋斗,还是在多元文化中遨游?12月8日,启德教育《学游直播间》第四期邀请到国际游学教育专家李健刚与启德学游产品负责人李科瑾,从个人经历与奇闻趣事的视角切入,分享了关于留学意义诠释的另一个读本。
为什么游学?“听不同的声音,拥抱异国文化”
大学学法语的李科瑾老师还没毕业就已经从事了近两年的同声传译工作,那个时候的工作状态非常辛苦,她开始反思,“难道还要继续压榨自己的人生吗?” 通过朋友的推荐,李科瑾去澳洲体验了两个多月的游学。
在招待李科瑾之前, homestay的主人就已经接待了很多中国学生,无论是留学生还是插班生。“这位老爷爷叫peter,他是移民来的,不是澳洲本地人,因为他的儿子早逝,屋子里只有他跟老奶奶,他就开放了自己的房子迎接来澳的留学生。他们家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住宿学生在离开之前在上边签了很多很多的感言,用英文写完之后还会用中文写一些我爱你啊、中澳友谊长存、我一定会在哪一年带着我的儿子来看你等等,老爷爷会在留学生离开之前为他拍一张照片,把照片都贴在笔记本上,很多照片都泛黄了。”拥抱不同的文化,这是李科瑾看到留言笔记本的最大感触。
李建刚老师也谈起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他带着学生去加拿大,学生带了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去送给住家主人,澳洲妈妈非常开心地看着学生送的中国结,然后带着大家到了一间屋子里,学生们惊呆地发现,房间整个一面侧墙全是各种各样的中国结。这位澳洲妈妈说她最喜欢的就是中国孩子,因为她觉得中国孩子比加拿大孩子都要聪明,尤其是在数学、物理、算数方面。她经常问中国人平时都吃什么,为什么这么聪明,“实际上外国人也很好奇我们的文化。”李建刚说。
怎么度过留学期?“打开嘴巴,语言是拿来用的”
在澳洲的两个月时间内,李科瑾为自己安排了比较宽松的游学模式,周一至周五每天学习3个多小时的课程。“在国外,学外语并不是说你在课堂上得到了多好的成绩,而是把我扔到一个池子当中,他们说的都是这样的语言,异样的文化,在这样的成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种非常强悍的感染力,比如说买菜、坐公交的时候 、逛街,你就会发现处处都充满着学习的氛围和状态。”
对此李健刚深表赞同,“语言是用来用的。要把英语当成一种工具,当用它的时候才能感到真的有用,就像很多国内的学生感觉英语学不好,就在于没有这样的环境,当生活在纯英语的环境中,英语就成为了一种工具,每天都使用,逼迫自己去研究学习,自然而然就好了。”
在澳洲李科瑾有一位室友,是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国留学生,他的英语能力比较差,不跟住家说话,只跟李科瑾说话,住家家长向学校反映,怀疑他有自闭倾向。这件事学校通知给男孩之后,男孩跟李科瑾老师说,家长是不是针对他,万一学校把他劝退了怎么办?心理非常矛盾。幸运的是,后来这个男孩及时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并最终顺利留学归国。
“第一要打开嘴巴,第二要产生信任。游学最大的体验或者获得就是学会包容。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为什么不同的文化不能包容呢,所以当你选择了这条路之后,你会发现,最终收获的要比你设想要多得多。”李科瑾说,“你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于我而言,我是想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获取很多新鲜的事物,你不去跟这个国家的文化做融合,选择封闭自己,sorry,买栋房子好了。当你去包容的时候,住宿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交朋友的机会,当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所有的人都在讲英文的时候,他们都能够跟你产生碰撞,跟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的人做室友,简直是太美妙了。”
“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没有人去勉强你,既然你做出了游学或者留学的决定,迈开步子的是你,要去机场的是你,去任何一个国家首先你得做攻略。到机场没人来接该怎么办?去哪里坐车?不要等着别人来告诉你,你要自己做好规划,要去哪里?怎么乘车到达公寓,或者提前拿到homestay家长的联系方式,向他询问是否可以找人来接你。网络这么发达,到了当地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很多人都能为你服务,前提是你得张开嘴巴去询问。”
李科瑾说,“很多发达国家的人都很尊重自然,尊重个体,尊重个体的选择。在出国之前一定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我是一个成熟的人,我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当你被不同的文化所滋润,当你被人群所影响,当你体会到你之前从未体验过的事情和感受时,当你学会去接纳不同的声音的时候,你将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