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8:00~24:00
没有害怕失败的孩子,只有害怕孩子失败的父母
2019-04-25 11:17:23 来源:启德学游 浏览量:10628
没有害怕失败的孩子,只有害怕孩子失败的父母。没有不会面对失败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面对失败的父母。

前几天,17岁男孩从上海卢浦大桥一跃而下的画面,让每个家长心惊胆战。接受失败,有能力与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负面打击和解,是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很欠缺的一堂课。不仅是孩子,似乎家长也缺乏这种能力。

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调查研究:32.5%的孩子害怕困难,34.2%的孩子胆小屈从,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而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允许他们失败的父母。

有时候,不是孩子抗挫力差,而是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父母越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就越害怕失败。越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就越差。

01

不允许孩子失败,不仅会导致孩子抗挫力差,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不允许孩子失败就是时时刻刻在给孩子传递:失败是羞耻的,失败是不允许的。一次次不允许,渐渐的孩子就会内化成“我不能失败,我应该成功”。最后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不断的给自己施压,一个人长期有压力,有焦虑,必定会像一个充气的气球,总有一天会爆炸。

这种爆炸或者是得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是自杀。

小静就是这样因为从小不允许考第二名,患了抑郁症。

后来才知道,小静小时候曾经历过非常残忍的事。有一次她考了91分,全班第三名,当她拿着试卷给妈妈签字的时候,妈妈把试卷扔给她说:“以后没考到第一名不要给我签字!”从此以后,小静事事都争第一,成了一个对自己十分苛刻的人。

幸好从小学到大学小静都能维持成绩优异,并没引发任何心理或者生理问题。但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她遇到了人生最挫败的事。在新人训练营里,她一次又一次输给了曾经成绩不如她的大学同班同学。她不甘心,一直都努力超越那个同学,但越想超越却越做的不好。最后她发现自己做什么都害怕失败,甚至什么事都做不了了。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患有轻度抑郁症。

患抑郁症还能治疗,但失去生命就无法挽回了。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一份《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南风窗》杂志进行过一次不全面的统计,在中国每年孩子的自杀数字大于20万,其中不乏那些成绩优秀,人生顺风顺水,未来一片光明的别人家的孩子。

为什么优秀的孩子会选择自杀?美国著名教育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这类孩子轻生的元凶是抗压力差,缺乏失败教育。其实不仅孩子缺乏失败教育,父母也同样缺乏。正是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失败,孩子才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最后被逼得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从小就被要求不能失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02

俗话要有压力才有动力。父母高要求孩子、希望孩子成绩好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鼓励孩子成功和允许孩子失败并不矛盾。

一对旅居加拿大的夫妇,前不久他们全家归国小住,聊到教育孩子的话题时,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自从他们的儿子进了足球队,夫妇俩便随着他转战各地打比赛。儿子所在的足球队有个传统,就是比赛结束的时候,家长们站成一排,伸手跟跑过来的小队员击掌庆贺。

在一次很重要的足球联赛中,他们队出人意料地输给一个水平不高的对手,家长们都很难过。可一旦面对孩子们,刚才还在为输掉比赛捶胸顿足的家长,立刻笑容满面地跟垂头丧气的小队员击掌庆贺:干得好!

一场本该赢的比赛打成这个样子还说干得好?当朋友夫妇俩痛心疾首地向同队一位家长表达惋惜之情时,那位加拿大家长耸耸肩说:“没关系,他们还是孩子,从这场比赛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很在乎孩子的成功,但我也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

在乎孩子的成功,但也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这才是一个家长该有的教育格局和气度。

教育家吉姆·费多次提醒父母们:没有任何一件事紧急到要马上解决。

只要孩子学习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一两次考试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而且如果父母扛住了压力,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就能更健康的成长,心理变得更强大。

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老师的女儿中学时数学成绩较差,对于这一点,李镇西也非常担心,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悄悄的找女儿的数学老师,多多鼓励和关照女儿。终于有一天,女儿的数学考到了全班第四名。这时候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说:“太棒了!继续努力,下次考更好的成绩!”但是李镇西对女儿说的是:“恭喜你!不过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镇西之所以这么说是希望不要给女儿太大的压力,让女儿以为只许考第一名,却不许考试失误。正是李镇西的这种态度,让女儿以更加轻松的心态面对学习,后来她女儿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前十名左右。

03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允许孩子失败只是第一步。

也有不少孩子,父母并没有给他们很多压力,遇到一点事情就自甘堕落或自我毁灭。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过得太过顺利,他们有必要接受“失败教育”。

然而在国内,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失败教育”是非常缺乏的。

在英国以及美国,学校都十分重视“失败教育”,有很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失败周”的活动,有时候是邀请知名人士来学校分享他们失败的经历,有时候是鼓励大家上台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有时候是故意出一张很难的数学试卷让没有孩子可以拿到满分。

在众多国家中,芬兰是最注重失败教育的国家。从2010年起,芬兰就成了“国际失败日”(Day of failure)。

每年10月13日,芬兰人都会鼓励全世界人民“自曝己短”,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摆脱对于失败的恐惧。他们甚至在官网上列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失败指南”,教人们如何“失败”:

· 失败指南

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地失败一次;

把你的失败发布在twitter或instagram上,贴上话题#dayforfailure#,分享的同时,尽情为其他同样经历了失败的小伙伴点赞;

买超棒的食材,仔细研读食谱,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把所有食材烧掉,等到冷却之后,再把它们吃下去;

把你的“囧照”分享到instagram;

人们都说,钱不是万能的,趁这天好好破费一次吧;

把你喜欢的男孩或女孩约出来;

在youtube上搜索“失败”。记住,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为了拍一部“失败”的作用,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失败”的视频?

在Facebook上分享你今天遇到的一件囧事,越让你尴尬的事情越好;

请私藏这个行动指南;

从你的失败中学习!

· 父母可以从中学习

比如父母也可以设立一个“家庭失败日”,在这一天父母可以和孩子在网上检索有哪些名人失败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事,人人都可能失败;

还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一切都会过去;

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尝试失败,比如玩游戏时故意让孩子输,让孩子体会失败的感受,这样孩子下次失败就不会觉得难以承受……

最后,要让孩子从失败中学习,这样才能一点一点的向成功靠近。

能否成功固然重要,能正确面对失败也同样重要。

要想孩子抗挫力强,首先父母要允许孩子失败,其次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上“失败教育”课。

没有害怕失败的孩子,只有害怕孩子失败的父母。没有不会面对失败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面对失败的父母。如果您需要更多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添加小助手YOYO(微信ID:J2051633340)为好友,进入启德学游家长社一起学习!

小助手.jpg


  • 参加世界知名金融企业内部培训;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亲自讲解商业课程;
  • 走遍澳洲名校及全能发展训练营项目,是启德学游运用世界最领先的实践教学模式,动用澳洲顶尖的稀缺教育资源,与中澳精英团队一起,为中国学生,量身打造这一含金量极高的游学项目。